欢迎登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

首页
  • 会议信息
  • 报到须知
  • 日程安排
  • 第十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
  •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讨会暨《产业振兴
  • 新书推荐|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产业
  • 论坛征文
  • 酒店信息
  • 媒体关注

本届获奖者

首页 > 本届获奖者 > 正文

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获奖者:龚斌磊

龚斌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美国莱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出生于1987年。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领域:

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围绕农业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发展与政策议题,重点关注“技术—制度—环境”对生产率增长和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学术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技术方面,构建新增长核算模型,改进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厘清经济增长驱动机制,为精准衡量技术进步与技术扩散提供学理支撑。获奖者构建新增长核算模型,打开全要素生产率“黑箱”并揭示传导机制,通过识别生产要素与生产率的重叠部分,以“三分法”解决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生产率”二分法的缺陷。进一步,获奖者构建多维生产率赶超模型,探索区域生产率差距的成因与机制。

2.制度方面,构建变系数生产函数模型,提高生产率估算精度,为科学评价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证工具。获奖者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变系数生产率模型,厘清改革进程中生产关系和生产率的动态调整,更加科学地分析制度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多维影响。进一步,获奖者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和“政府考核体系转型”对工农城乡发展的影响。

3.环境方面,构建外生冲击的短期响应与长期适应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获奖者将气候变化领域的长短期影响和生产率分析领域的增长核算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厘清并验证了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短期响应及长期适应机制,进而预测未来7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进一步,获奖者努力探寻传染病疫情等其他冲击的影响机制与应对之策。

获奖者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三农领域重大问题,立足中国国情与发展实际,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一方面,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分析进行理论拓展与模型重构,特别是新增长核算和变系数生产函数模型,改进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并为同时研究动态变化的生产关系和生产率提供理论与工具支撑。另一方面,对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与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识别“技术—制度—环境”的影响机制,为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设计提供研究支撑。

获奖者在上述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Governanc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获奖者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科基金(国际重点、面上、青年)项目,多份报告获国家和省部领导肯定批示,并被国办、中宣部、中农办采用。中文著作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英文著作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法文著作入选中宣部出版工程,教学成果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者为2019年度和2023年度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

版权所有: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copyright  Peikang Chang Research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ll reserve